众推推 - 最专业的微信任务系统源码!

资讯热点
麻烦不断的校园贷平台纷纷关停校园业务 转做“上班族”生意

发布时间:2019-1-25 分类: 电商动态

  摘要:曾经在校园分期业务上争得你死我活的平台,现在则将战火引向到了其他消费金融领域。然而,消费信贷市场的饱和度非常之高,转型能否完成自救尚不得而知。 【钛媒体综合】在监管层掀起对校园贷市场整顿后,各家校园贷平台也开始纷纷转型。 10月12日晚间网贷平台我来贷近日发布了《关于我来贷关闭校园市场的通知及感谢信》(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称,我来贷于2016年10月12日零点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地通道,并于10月16日正式关闭已授信用户地提款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我来贷(WeLab)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创立,并于2014年进入大陆市场。是一家外资主权基金和国资共同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主打小额借贷。今年1月20日,我来贷宣布完成10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 我来贷表示,平台早在去年6月就开始转型,现在大部分业务都是面向工薪阶层。截至9月下旬,学生市场所占平台业务量已不到13%。我来贷未来将会专注做工薪市场。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校园贷平台宣布退出或者缩减校园贷业务。 今年9月,校园贷趣分期宣布已暂停校园地推业务,将随着当前校园用户的毕业更替彻底退出校园分期市场。在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后,麦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贷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他们并没有打算暂停校园贷业务,但是会进行品牌升级。 此前,也有两家平台宣布退出或者缩减校园贷业务。8月中旬,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分期乐也宣布不限于校园开展业务,将服务对象拓展至白领人群。 从最初的“恶意注册“、“高额罚息“到后面的“暴力催收“、“裸条借贷“,极端事件频发,校园贷自然而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最终的结果便是引来监管层面出手整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相关政策不断,使得校园贷平台的日子并不好过。 名校贷CEO曾庆辉表示,目前校园贷市场鱼龙混杂,再加上资本大量入场后造成很多学生过度借贷,因此这一市场需要冷却。并称目前名校贷没有停止校园业务,但未来会逐步降低校园内群体的比例,更多地服务白领人群。“如果监管层有要求,甚至会停止校园贷业务“。 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8月,银监会发文强调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对校园贷进行整治。 上述规定和办法发布至今,校园贷极端事件仍时有发生。对此,新华社近日发文,称校园贷之乱已经不是要求“公示相关利率收费“、“加强贷款资格审查“就够的。解决乱象,不仅要针对现有的相关办法和乱象,出台更加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配套细则,还要严格执行,让举措办法落实到位,防止管理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除此之外,地方上的自律性法规也相继颁布。 8月5日,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牵头发起成立“上海校园贷绿色联盟“,并提出“五要五不“规则;8月21日,重庆市金融办、银监局、教委联合发布关于重庆市校园网贷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对校园网贷列出“八个不得“的负面清单;8月3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对校园贷进行规范;9月初,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了关于校园贷的“八项不得“。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规定约束,校园贷的风波还是不断。近一段时间,“裸贷“愈演愈烈,多地高校多达百名女生深陷其中,有的学生甚至被迫卖身还债。 对此,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表示,教育部发布此类通知将对校园贷平台的地推营销造成阻碍。 不过,在张叶霞看来,目前对于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要限于自律层面,教育部也仅从高校层面对校园贷进行约束,对于校园贷平台并没有完全禁止。她表示,除了政策风险,大学生有贷款需求,校园贷依旧有市场。对于继续经营校园贷的平台而言,未来主要看平台如何实现合规运营。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按照目前的监管原则,校园贷市场空间将大大缩水,不足以作为主营业务支撑大平台的发展,这是校园贷龙头纷纷转型的原因所在。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李子川表示,当市场尚存投机机会时,还可从学生群体进行压榨时,无论性质多么恶劣,仍会有机构继续存在,此时有必要从政策层面进行施压引导,即当前校园贷市场的一些现状。未来校园贷模式或许不会完全消失,不过不能偏离助学、就业辅导的核心价值点,消费支持只是辅助,只有这样才会有继续存在、成长的基础。 在严厉的监管下,校园贷平台如何才能生存呢?张叶霞表示,地推模式被禁止后,平台只能实现纯线上化。不过,这也十分考验平台的风控能力。 在张叶霞看来,工薪阶层范围很广,基本可以涵盖整个消费金融领域,这块业务属于红海领域,特别是随着网贷监管细则的下发,很多平台都纷纷转型做消费金融。 对此,薛洪言表示,这些平台转型工薪市场将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转型带来的优质资源流失难题。平台从校园市场起家,其管理模式、市场资源、风控模型等与校园市场高度契合,退出校园市场意味着放弃已有优势,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大调整不可避免,会带来人才流失、数据价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工薪市场巨头密集、竞争激烈,校园平台未必可以突围而出。银行信用卡业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大型互联网金融集团消费金融业务的重心几乎都在工薪阶层,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P2P平台和分期公司参与其中,作为在优势领域自废武功的后进入者,校园平台后来居上的难度很大。“ 李子川表示,从市场基础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虽然近3000万人,消费意愿强,但无收入保障,其消费能力在客观上是不足的,市场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另外在从业模式上,国内平台在拓展学生群体时更偏向去做短期效益比较明显的消费信贷,具有长远性影响的助学资金支持重点并不突出,这两点是校园贷平台需要退出或转型的根本原因,国内学生信贷市场还不成熟。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平台转型工薪市场,不仅将面临转型带来的优质资源流失难题,另外,在工薪市场巨头密集、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校园平台未必可以突围而出。 “转型也不是容易的事,当前标准化、通用模式的消费金融市场已变成红海。“业内人士如是说。 现在的校园贷平台正处于死胡同里:一边是他们了然于胸的学生市场;另一边则是监管和舆论的双重压力。是去还是留?对于平台来说是个纠结的问题。 摆在校园贷平台面前的路非常窄,转型是其中一条。“但转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小微信贷机构管理及风控专家嵇少峰表示。“因为能转的方向少之又少,无非是消费信贷,但消费信贷市场饱和度也很高、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转型也是很难实现的。“ 不难发现,曾经在校园分期业务上争得你死我活的平台,现在则将战火引向到了其他消费金融领域。正如嵇少峰所说,消费信贷市场的饱和度非常之高,转型能否完成自救尚不得而知。 校园贷本身是一种金融工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而且国家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对平台更加规范化的约束。因此,平台大可不必急于转型,做好现有的业务,规范发展才是当务之急。(本文由钛媒体编辑贺婧编辑整理) 关于我来贷关闭校园市场的通知及感谢信: 亲爱的我来贷学生用户们: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我来贷的支持,我来贷用两年时间从0做到了1044万的用户,是你们的关注和监督让我们能够快速成长。 目前,由于多地发文限制校园贷业务,我来贷作为合法合规的平台,将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降低学生用户的信贷风险。所以非常抱歉地通知各位小伙伴,我来贷将于2016年10月12日零点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地通道,并于10月16日正式关闭已授信用户地提款服务,还在还款中的用户不受此服务关闭影响,不需要提前还清贷款,按照原协议规定按时还款即可。同时,我们欢迎已有薪资收入的毕业生通过转换身份继续享受我来贷的金融服务。 从2014年进入中国内地到2016年10月正式关闭校园市场,我来贷很荣幸能为有梦想并努力拼搏的你们提供服务,和你们呢一起实现那些大大小小的愿望。 我来贷还在朝着“年轻人的口袋银行“的愿景奔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继续为你们,以及更多像你们这样努力的年轻人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来贷的支持,我们就在不远处等候,衷心祝福未来踏入社会的你们过得更加精彩! 我来贷 2016年10月11日

« 第一份共享自行车出行报告帮助中国回归自行车大国 | 已经有数百种方式挤进了ABS的豪华列车共同基金企业。 »